物流是跨境電商閉環中關鍵的一環,也是復雜,難把控的一環。跨境電商賣家在選擇物流時,物流成本、物流時效、目的國清關、末端派送、物流服務商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要綜合考慮到。
1、要及時掌握了解商品出口國的新政策變化,如澳洲查GST、歐洲嚴查低申報,關稅、VAT等。在這種背景下,往歐洲發FBA模式的賣家就得注意了,不要去低報謊報撞槍,盡早注冊VAT稅號,使用自己的VAT稅號去做合規清關,不要涉險“雙清包稅”渠道。
2、發貨前先明確物流渠道的走貨限制,判斷包裹是否符合該渠道的走貨流程,比如尺寸、重量限制,比如普貨、帶電等等(很多客戶經常會發一下超尺寸的包裹去物流公司,包裹發不走只能退回,一來一回影響了時效)。
2、了解目的地國的清關要求,跟物流公司業務員了解清楚,哪些貨可以走,哪些貨不能走,比如廚房用具,嬰兒用品,化妝品類等等這些敏感產品,很多國家的清關都有限制,有些國家需要提供認證資料等等。
3、確定物流渠道可以走自己的產品之后,跟貨代公司業務確認好攬收標準,貨量達到多少,他們才可以提供攬收服務。
4、了解物流公司對包裹的包裝要求:比如外包裝上若有中文字樣,可能會影響在目的地國的清關;比如包裝袋大小,物流服務商可能沒辦法貼發貨標簽。這些細節都需要了解清楚。
5、需要保留自己的發貨數據,方便之后跟貨代的賬單核對。好是要求做重量對比,若有數據差異,物流公司會先跟賣家確認。取得賣家同意后才會把貨物發走,這樣能避免因為重量或者尺寸差異與物流公司產生 ** 。
6、交貨后,要及時關注自己包裹的狀態,物流公司是否有及時處理,是否有及時發出,包裹是否正常運轉,這些都需要及時跟進以便做好相應準備。
7、明確物流公司的賠償標準,如果包裹不能投遞成功,是否會有賠償,賠償標準又是怎么樣的。
標簽:中郵小包